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国防教育专栏

“红一连”的胜战密码

作者: 来源:本网 发布时间:2021-08-18 浏览次数:- 【字体:

  每个军人都忘不了自己梦想开始的地方——连队,那么,几十年来,享誉军内外的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“红一连”会给官兵上什么样的军旅人生课呢?7月,笔者走进了华山脚下这所阔大整齐、紫薇飘香的营区。

  走进连史馆,笔者不禁惊叹一个连队竟有如此丰富的馆藏,建连94年来,战功卓著,锦旗奖状满墙。笔者看到了长征时毛主席同连队官兵就餐时用过的红菜盘,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浸染过革命先烈鲜血的大刀长矛。那面绣着“百战百胜”的深红色旗帜,是1942年新四军第3师授予连队荣誉称号的锦旗。玻璃柜里,有发黄的《战地日记》,有’98抗洪时被泡得褪了色的救生衣,有汶川抗震救灾时被落石砸扁的水壶,还有张CT片,笔者正纳闷,旁边的一位列兵介绍说,战士崔文科在参加上级比武时肋骨骨裂仍坚持到最后,这是事后拍的片子……每一个物件,你随便叫哪位“红一连”战士,他都会讲出让你感动的故事。

  “红一连”的历史非常厚重。它从秋收起义走来,“三湾改编”时期毛主席亲自在该连组织发展了6名党员,建立了全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,开创了我军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先河,被誉为“军魂发源的地方”。连队先后参加黄洋界保卫战、平型关战役、辽西会战等三百余次战斗,被授予“英勇连”“百战百胜连”等荣誉称号,连队先后8次被表彰为全国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,5次被授予荣誉称号,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、二等功10次、三等功14次。94年来,连队一代代官兵始终传承红色基因,永葆忠诚本色,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。而这个连史馆,是连队的荣誉殿堂,更是官兵寻找根脉的红色基因库,激励着官兵寻找新时代的胜战密码。

  1927年9月,罗霄山脉雾气沉沉。经历攻打平江、浏阳、醴陵的失利和几天惨烈战斗,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锐减至一千五百余人。其中既有战斗减员,也有士兵逃亡,悲观情绪就像山间的浓雾,笼罩着整个队伍。

  怎样才能凝聚起这支部队?正在毛泽东同志思考时,唯一一支没有逃兵的连队,引起了他的注意。昏暗的煤油灯下,毛泽东同志与这个连队的党代表何挺颖彻夜长谈,思想的火花喷涌而出:连一级如果没有党的组织,党的影响力就不能渗透到队伍中去。党支部不能只建在团一级,更要建到连队去。

  10月的一个夜晚,叶家祠的小小阁楼上,毛泽东同志在“红一连”亲自发展了6名新党员,建立了人民军队第一个连队党支部。

  1928年11月,毛泽东同志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写道:“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,‘支部建在连上’是一个重要原因。”

  在毛泽东同志发展6名新党员的主题浮雕前,“红一连”官兵齐唱连歌,当选的优秀共产党员身披绶带、胸戴红花,先后讲述个人立足岗位践行初心使命的故事,赢得战友阵阵掌声。

  在该连连史馆,经常举办类似的活动:连庆日重温连史、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、党员过“政治生日”……

  走进一楼的三班宿舍,门口牌子上写着“英雄班”,6张高低床,上下铺,每个人床头写着自己的座右铭,班长的床在最外侧,副班长的在屋最后。墙上是英模挂像,班长缪辉是湖南小伙子,个子不高,但很结实,告诉笔者说这是他们班最崇拜的人。“红一连”班班有战功。每个战士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。有的崇拜黄继光,有的则以学习标兵为榜样。

  在交谈中,笔者得知缪辉是2017年7月,由某炮兵团分流到“红一连”的。本来是炮班班长的缪辉,来到“红一连”成为一名战车载员。从一班之长到普通士兵,缪辉心中落差很大,情绪也很低落。每逢连队有紧急任务,身边战友抢着去,缪辉总是躲在一旁,唯恐点到自己;每当连队组织集体活动,从不主动参与……

  发现缪辉状态不佳,身边战友纷纷开导他,“只要好好干,‘红一连’就是咱共同的家”。然而,自卑的缪辉始终无法融入这个新集体。

  2017年9月29日是“红一连”建连90周年纪念日,那天,缪辉第一次参加了连队举行的连庆活动。“我骄傲,我是红军的传人,‘红一连’的兵……”大家一起吃传统饭,重温连史,齐唱连歌,向党旗宣誓。感受着连队官兵对历史荣誉的珍重,体会到全连官兵之间融洽的氛围,置身其中,缪辉感觉浑身有了力量。此时刚好旅里组织各项集训,他认为自己体能素质强,积极报名。

  回连后,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的18名官兵发来祝福视频:“国外条件艰苦,吃不上传统饭,大家就聚在一起唱连歌、讲传统,大家都说不管走到哪,‘红一连’的官兵始终是一家人,都不能忘了‘红一连’的传统。”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,体会着“红一连”的光荣,回味着一代代前辈扛起重担争荣誉的历史,缪辉动情地说:“维和战友们发来的祝福视频让我深感羞愧,他们在生死边缘担起军人的神圣使命,而我的表现却像个逃兵。”

  缪辉下定决心要振作起来。专业教材一本本啃,各课目考核要点一遍遍记,乘车射击、应用射击、隐显目标射击,专业训练一个个攻关……缪辉的训练成绩节节提升。

  年底,连里骨干重新选配,缪辉的成长全连有目共睹,党支部研究决定任命他为六班班长。“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,悟透了一个军人应有的使命责任。”重新回到班长岗位,班组训练逐步展开,缪辉信心百倍地开始了新的攻关……

  一次野外驻训,突然下起了大雨。眼看刚刚搭好的野战帐篷就要被雨水冲垮,指导员郑纪文组织人员紧急加固。没有临机动员、没有推托等靠,“红一连”的老党员一个接一个自发地冲入滂沱大雨中,挖沙、装袋、垒包、固土……在“红一连”,缪辉看到了党员的样子。作为老党员,缪辉心中打开了一扇窗。

  担任班长后,针对本班军事训练底子薄的实际,缪辉稳扎稳打,白天带领战士练技能,晚上组织全班强体能。每天晚上三百个俯卧撑、二百个哑铃臂弯举雷打不动……一年过去了,缪辉带领六班从后进成功突围,位列先进。2018年,六班表现突出,荣立集体三等功;2019年,缪辉带领全班始终保持工作高标准,个人表现突出,被连队推荐荣立三等功……

  谈到自身转变,缪辉感慨万千:是“红一连”厚重的传统、昂扬的氛围改变了自己,让一个“外来户”融入集体、充满希望。

  连队三楼走廊尽头,有间研战室,里面分研战交流区、资料库、装备模型展览区、战法展览区4个区域,能够实现作战指挥、存放战法训法、展示中外武器装备模型、展示连队历史上经典战法等功能。

  墙上张贴着《研战室制度》,有学习制度、研究制度、会议制度、训练制度。屋中平放着一幅特大的军事地形图,细瞧,笔者发现这是一幅战术布置图。

  身处变革时代,如果仍受传统思维模式局限,就打不赢高科技信息化战争。带兵人必须胸怀世界军事变革大势,带领官兵研战谋战,敢闯敢拼大胆试,才能找到赢得未来战争的方法。党支部“一班人”研究制定了研战制度,从一个型号装备到一次经典战例,从一次训练革新到一种战法打法……连队依托研战室,将官兵划分为13个研战小组,针对训练中的问题进行研究;组织干部骨干夜校,研究新体制下连排战法训法,常态开展“军情动态、连排战术、战斗文化、火力运用、前沿技术”研析交流活动。

  近年来,“红一连”先后探索高寒山地通道作战班排编组、多能射击“六步法”等多种战法训法,革新激光模拟校射系统、震动头盔等训练辅助器材,被陆军、战区陆军表彰为“军事训练先进单位”,党支部被表彰为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

  在学习室,笔者发现一本上面写着《党的创新理论剪报本》的红色笔记本,剪贴的报刊文章上除了划线,还有评语。据说每班都有一个,大家感觉好的文章经班长同意后,就贴到上面,供全班战友学习。

  在《始终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》短评上面,这样写道:把兵当家人,军人就会“以连为家”。

  快板《备战强军》一文旁边则小注:红色的连队,红色的战旗,锻造红军传人。

  读报、剪报是“红一连”的老传统,为什么能坚持至今?在“红一连”连史馆看到一个压箱底的“宝贝”,笔者找到了答案。

  “这是1967年连队老兵黄焕然的题为‘革命教育’的剪报本,坚持剪报、读报源于连队有这个优良传统,我们不能丢。”熟知连史的下士徐谦一边介绍,一边小心翼翼地拿出这个珍藏的剪报本。

  改革移防后,“红一连”的传统一直在坚持,从来没有因为任务重、时间紧而放弃。1969年“红一连”进行第18次移防调整,从那时的剪报本就可以看出连队官兵“铁心跟党走”的忠诚和担当。

  在会议室,笔者见到了四级军士长、士官支委柯昌水,他穿着夏常服,显得十分干练。笔者笑着问:“柯班长好,你厉害呀,敢给支部书记提意见。”

  原来,有一次连队开训动员大会,连长胡贯蕾想着要结合实际给连队官兵打打气。

  “同志们,下半年将参加‘晴空’国际军事比赛,谁能夺得金牌,就给谁先立功,优先入党。”上午训练结束,他在队前讲评,开门见山进行鼓励,要树立大抓军事训练的导向,希望大家迅速行动起来,投入到火热的练兵热潮中。

  人员刚解散,几名党员却聚在一起议论起来,“连长这样讲有问题啊。”“怎么能口头承诺敏感事项呢?”你一言我一语,最终达成一致意见,由四级军士长、士官支委柯昌水对副书记提意见。

  在“红一连”,普通党员给书记、副书记提意见,并不是新鲜事。战争年代,连队就形成了“党员问题群众敢讲,支委问题党员敢点,书记问题支委敢批”的好传统,成为连队保持生机活力的传家宝。

  胡连长进宿舍刚坐下,柯昌水就敲门进来了。“副书记同志,对于你刚才的讲话,我要以士官支委的身份跟你谈谈。”柯昌水亮明了来意。看到柯昌水表情严肃,胡贯蕾先是一怔,而后倒了杯水,请他坐了下来,二人认真谈了起来。

  “谁立功、谁入党,不能这样就做出口头承诺。”柯昌水没有拐弯抹角,而是开门见山地说,“鼓舞士气是好事,但入党立功应该按组织程序确定,不能由个人说了算,更不能凭一次表现做一锤子买卖!”

  柯昌水说得斩钉截铁,胡贯蕾如坐针毡。刚才自己没多想,就顺口说出了奖励措施。他立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,并表示会在晚点名时公开纠正。

  “多亏了老党员及时提醒。”送走了柯昌水,胡贯蕾的心中久久不能平息,他迈步走进连史馆进行反思。虽然当时并没有超越组织权限的意思,但是随口承诺的个人主义思想实在是要不得。自己必须以身作则,当好敢于接受批评的模范。

  “同志们,我收回今天开训动员的讲话。”晚点名时,胡贯蕾当着全连的面表态,自己会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党性锤炼,同时欢迎大家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监督和批评。

  说到训练,柯昌水激情满满:“连队换装,对我们的要求也高了,整体作战性能变得更强了。对我们来说,一方面,我们要尽快掌握和熟悉新装备。另一方面,我们在训练过程中,训练方法、战法都要随时改变和调整,这中间肯定存在一个阵痛期,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挫折。”

  为了让新装备尽快形成作战能力,连队成立攻关小组,支委成员分工负责,有着12年党龄的柯昌水主动请命担负载员班行动试训任务。不到一个月时间,从登车下车的动作磨合,到装甲车与步兵作战行动中的协同配合,他带领全班一遍一遍摸索方法、总结经验,由他总结的载员实装训练方法推广运用到连队训练中,在旅里组织的阶段考核中,“红一连”专业成绩名列前茅。

  笔者还了解到副连长王雷的感人故事。戈壁盛夏,暑气蒸腾,风卷黄沙。“红一连”副连长王雷进驻集训队已有5个多月。其间,王雷一路“过关斩将”,从全军一百多名顶尖好手中脱颖而出,成为20名候选队员之一,向着此次上级比武参赛资格发起最后冲刺。

  为了实现突围,王雷把每场考核都看作决赛去拼。而这次,又是一场艰难的“战斗”。面对考核,作为代表单位率队出征的唯一一名干部,王雷主动担负起导弹发射的任务。

  “全班注意,登车!”一声令下,王雷一个箭步率先冲进载员舱,其余队员紧跟其后,迅速坐稳,锁闭舱门。

  辽阔戈壁,看似平坦,却“暗藏玄机”——地面上零星的坑洼被风沙掩藏,高速飞驰的战车在行进中不断颠簸摇晃。作为便携式地空导弹发射手,王雷需要在战车高速机动后,从载员舱快速移动至车长位置,而后出舱瞄准完成“射击”。整个动作,风险系数大,技术要求高。

  舱内起伏不稳,王雷与身边战友形成默契,抱紧座椅保持相对稳固姿态。

  接近射击地线,王雷右手拎起导弹发射机构,猫腰低头做好准备。就在这时,高速行驶的战车突然刹车摆尾,车舱里的战士随之猛烈摆动。此时,王雷突感身体一轻,整个人在舱内甩向一侧,鼻梁也猛然撞向车体。一阵刺痛袭来,王雷来不及犹豫,继续向战位冲去。到位、出舱、瞄准、击发……射击动作一气呵成,王雷圆满完成任务。

  走下战车,王雷立马赶到400米障碍场完成下个课目考核。“王雷,怎么回事,鼻子怎么了?”正当王雷站在起跑线上准备出发时,身边战友才惊讶地发现,他的鼻梁肿大变形扭向一侧,瘀伤严重显出乌青,黑红血水从鼻子里一滴一滴流下。

  “没啥大不了,不影响考核!”王雷扭头吐了一口混着血水的唾沫,右手的拇指与食指狠狠捏了一把鼻梁,目光始终瞄准赛道。

  跨圆桩、过矮墙、踏云梯……奔跑中,王雷的鼻血凝成血块淤积在咽喉里,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,每做一个动作,鼻梁间的刺痛就会迅速传遍每根神经,向着全身扩散蔓延……他咬紧牙关,挺起脊梁,强忍剧痛完成考核。

  看到王雷鼻梁处X光片,医生十分惊讶,鼻梁骨前侧断裂,这种疼痛怎么能忍得下来!

  在几天的采访里,笔者发现“红一连”是一个随时准备奔赴战场、执行任务的连队。打开官兵的水壶,水是每天更换的新水;打开干部的挎包,里面放置着最新的作战地图、标图工具;走进研战室,里面有最新的军事前沿知识……

  “夜夜枕着敌情睡,人人心中怀忧患。”纵览“红一连”的光辉连史,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,“战备”二字始终是高频词,如同警钟一般,时刻警醒官兵,筑牢“战争今夜打响”的忧患意识。

  近年来,连队常年坚持“宁可备而不战、不可无备而战”,每天一次国内外重大时事点评雷打不动,每周一次战备演练雷打不动,每月一次形势战备教育雷打不动。官兵常年一身作训服,战备物资常年放在床前,携行装具分区存储,作战数据每日更新,战备方案随时更新,确保一声令下迅即出动;官兵人手一张战备行动卡,从携行物资到行动流程记录详尽,物资精准到携带位置和方法,行动流程时间非常精确。

  2017年7月,“红一连”奉命移防至数百公里外的关中大地。部队刚一到位,连队党支部当机立断:“安家设营工作需要时间,但战备秩序恢复一刻也不能停!”当天下午,连长周光魁便带领干部骨干勘察疏散地域,调研驻地附近民社情,及时查看战备进出口道路,修订细化战备方案,组织官兵进行战备演练,周密做好各种应急准备。

  如今,干部骨干点名不用看名册、生日不用看日历、兵情不用看档案,官兵们任务抱成一团、生活融在一起,始终是钢铁一般奋斗前进的战斗集体。

  越深入采访,笔者越发认识到“红一连”既是一个历史厚重的连队,也是一个充满现代感的连队:门前电子板报、门厅信息视窗,及时推送习近平主席最新重要讲话精神、推荐理论书籍;依托班排信息一体机、电子图书系统,共享全军优质资源,官兵可以按需点单、自主学习;融媒体学习室内,定期组织开放式、互动式学习交流……

  采访结束了,笔者要离开时正遇上连队晚点名。一看到绿浪般的部队,笔者不由自主停了步。那一声声“到!”如山呼海啸。敌人听到,会心惊胆战;老百姓听到,会心安欣慰;而作为军人的笔者听到这声“到”,禁不住注目致敬。

  离开“红一连”,登上车,笔者听到司机战士哼唱起了那首官兵们最爱唱的歌《红一连的兵》,不禁轻声跟着哼起来:“自古英雄华山论刀剑,而今战旗猎猎迎风艳,看百战百胜红色的连,瞄准未来正浴火淬炼……”

  (来源:解放军报作者:文清丽 陶然 周远)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Baidu
map